中国益生菌网,益生菌行业门户网站。
时间:2020-05-26 17:34
人气:
来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莫名地出现反复肚子疼,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疾病。这种情况下,医生也许会告诉你,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怪。
恼人的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反复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疾病非常常见,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10%-20%,国内的发病率也较高,不少人深受其苦。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和确定的治疗方案,口服益生菌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提到“益生菌”,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超市里的酸奶。其实, “益生菌”并不是指某一种细菌,而是一类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统称。市面上多数酸奶中所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就是益生菌的一种。在临床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常被用于治疗肠道炎性疾病,以往的临床试验也显示,双歧杆菌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着良好效果。
然而,益生菌是一种“娇贵”的微生物。影响益生菌寿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氧气和相对湿度。益生菌即便在干燥状态下也必须在4℃以下冷藏保存,同时,干粉状态下的益生菌水分活度应在0.1左右,并尽量避免和氧气的接触。空气湿度和重复打开包装等,都会降低益生菌的活性。
由此可见,外界环境很容易使益生菌灭活、死亡,因此益生菌制品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在医学领域,大多数针对益生菌的研究使用的都是活性益生菌。不过,近期发表在《柳叶刀.肠胃病学与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将目光聚焦在了已失活的益生菌上。
失去活性的益生菌,是否还能在肠道中大显身手呢?
即使失活,也依旧 “能打”
为了探究失活的益生菌是否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参加试验的443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有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的症状。试验中,实验组患者每天都会服用两粒含有经高温灭活的双歧杆菌的胶囊,而对照组患者拿到的则是完全无作用的安慰剂胶囊。服药期间,究人员会评测患者的腹痛症状是否得到改善。经过8周的治疗后,研究人员会评测患者的腹痛好转情况。
在221名服用失活双歧杆菌胶囊的患者中,74人(43%)表示他们的腹痛症状改善了三成以上,且有一半以上时间觉得症状明显缓解。而在服用安慰剂胶囊的222名患者中,只有43人(19%)感到症状明显缓解。
这可以说明,在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方面,失活的益生菌依旧能起到一定作用。
那么,失活的益生菌安全性如何呢?
试验显示,服用益生菌和安慰剂的两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的人数无显著差异,而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实验过程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腹痛,发生率尚不足1%。在服用益生菌的患者中,超过90%将治疗的可耐受性评价为“好”或“非常好”,这一比例在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则为86%。
当然,这只是一项临床试验,失活的益生菌为什么能减轻肠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如果失活的益生菌也可以像活菌一样有效,治疗会更安全,更长的保质期将使得益生菌产品的生产更有力。
除了益生菌,我们还能怎样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有效疗法,我们依旧知之甚少。目前,通常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敏感性异常、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直肠活检也显示,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其肠道屏障功能存在异常。此外,压力等心理因素也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对肠易激综合征没有适合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达到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首先,患者可以记录自己的症状、排便习惯,以及可能影响症状的行为,如进食、体育锻炼、造成心理压力的事件等。通过坚持记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发现症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加以避免。
其次,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症状。这包括少喝咖啡、浓茶,少吃高脂食物,戒除烟酒、规律锻炼等。
同时,心理调适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适当锻炼、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症状。
最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留意是否有新症状的出现,特别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消化道疾病种类复杂,且不少疾病都有类似表现,因此,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应由医生进行。对普通人来说,一旦出现反复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原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Viola Andresen, Jürgen Gschossmann, Peter Layer.Heat-inactivated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MIMBb75 (SYN-HI-001)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0.
[2] 张芳芹, 徐桂芳, 邹晓平. 益生菌和肠易激综合征[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2(01):25-27+33.
[3] 李俊霞,周浩,凌秀梅, 等.浅谈肠道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5):4132-4137.